新冠突变成3种毒株,能否从突变找到病毒根源?
在最新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报告之中,我们也看到了在全球已经变异成了“3种毒株”,所以这已经算是“正在快速突变”。当然接下来是否会演变更多的毒株暂时无法确定,这3种毒株只是我们暂时的一个观察。
据英国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和公开的信息显示,新冠病毒过去的几个月内,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变化成3种不同但关系非常密切的毒株,主要研究过程,是在2019年12月24日到2020年3月4日期间,从全球若干确诊患者体内获取相应的病毒株体,对其分别进行基因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提出这个结论。
英国剑桥大学及德国学者本周发表了一篇探讨新冠病毒传播溯源的研究报告,探讨新冠病毒从武汉到欧洲和北美的传播轨迹。研究发现,病毒毒株可分为A、B、C三种类型,而较为原始的版本A型虽然出现在武汉,但在武汉样本中更多的是变异的B型毒株,A型毒株在美国和澳洲研究样本上更为常见。
新冠变种毒株是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后形成的不同形态,其中包括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等。这些变种毒株的出现是因为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易于在其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发生基因变异。 阿尔法变种:这种毒株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疫情反弹,对疫情防控构成挑战。
可病毒变异的契机也就潜藏在这一时刻,印度对于新冠的“三不”政策,给新冠病毒提供了温床。
伽马变异株:伽马变异株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杀伤力强、对药物的抗性高。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通常依赖疫苗和保守治疗手段。由于其出现突然、传播迅速,对人类构成了极大的生命危险。 德尔塔变异株:德尔塔(Delta)是新冠病毒的一种变异毒株,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被发现。
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再次发生突变意味着什么?
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再次发生突变意味着什么 国内一位免疫学专家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E484K突变代表的含义是新冠病毒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的第484位氨基酸残基从谷氨酸(E)变成了赖氨酸(K)。
目前多个研究都表明,E484K的突变可能会导致疫苗的防护能力下降,而且康复的人也会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目前很多研究表明,现有疫苗虽然并不是对病毒完全无效,但面对新毒株,产生的抗体只有应对原始毒株的1/6-1/10。
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根据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比之前估计的要快得多,几乎每周都会发生变异。这意味着新变种毒株的出现可能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快。与之前研究的对比:此前的研究认为新冠病毒每两周会发生一次突变,但新研究指出,这一估计可能忽略了许多已经发生但从未被测序的突变。
英科学家表示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再次发生突变,该国多地开始进行大规模新冠检测,并出台了相应的旅行限制措施,减少新增病例。
根据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比之前的估计高出50%以上。这一发现令人担忧,因为新变种毒株的出现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快。此前的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每两周就会发生一次突变,但巴斯大学米尔纳进化中心和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的新研究指出,这一估计忽略了大量已经发生但从未被测序的突变。
新冠病毒突变到底意味着什么?
传染性增强: 新冠病毒变异后,部分变种如B.1529等显示出传染性增强的特点。这意味着病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导致疫情更加难以控制。 对医疗系统造成压力: 变种病毒的传播速度加快,可能导致感染人数急剧上升,进而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确实很快,新研究表明其可能几乎一周变异一次。以下是关于这一新研究的详细解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根据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比之前估计的要快得多,几乎每周都会发生变异。这意味着新变种毒株的出现可能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快。
E484K突变代表的含义是新冠病毒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的第484位氨基酸残基从谷氨酸(E)变成了赖氨酸(K)。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所教授杨占秋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E484K突变表示这次突变是在病毒的一个位点发生的。
新冠新变种“奥密克戎”是否起源于南非?
奥密克戎的起源地很有可能是南非,但专家并没有给出准确答案。在新冠病毒进一步变异之后,新冠病毒的变异病毒的名字叫奥密克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没有进行病毒溯源之前,我们不能武断判断这个病毒的起源地是哪里。
奥密克戎毒株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变种,最早于南非首次检测到,目前已在世界广泛传播,由于比德尔塔毒株更会躲避抗体,所以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身上。新冠病毒一般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其中除了奥密克戎,还有德尔塔、贝塔以及拉姆达等。
奥密克戎变异株可能来源于长期藏匿于南非但之前未被发现、新冠病毒在某地进入动物体内并演变后感染人类、或早期毒株在免疫系统较弱者身上演变而来。其症状主要包括疲倦、发烧、身体酸痛、头疼、夜间盗汗、感冒、喉咙发痒。奥密克戎的来源: 长期藏匿:可能该毒株在南非长期存在,但之前并未被检测和发现。
奥密克戎毒株是新冠病毒的一种变异形式,首次在南非被发现,现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相较于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具有更强的抗体逃逸能力,因此更容易感染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自奥密克戎出现以来,其传播速度和感染范围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来自作者[丑瑞东]投稿,不代表炫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caucn.cn/zheh/202507-84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炫鑫号的签约作者“丑瑞东”!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最新突变(疫情最新突变新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炫鑫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新冠突变成3种毒株,能否从突变找到病毒根源? 在最新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报告之中,我们也看到了在全球已经变异成了“3种毒...